一、審計的一些概念 1 審計是什么? 分為政府審計、企業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三類。其中注冊會計是審計是有償審計,其他都不是。 1)政府審計:主要是檢查各級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的收支情況。由國家審計署執行。 審計不都是“查問題”為主的,政府審計可能查出的問題會多些,但也并不是查不出問題就不罷休。沒查出問題/ 查不出大問題,也算是反過來證明這個政府機構工作比較合規。 2)注冊會計師審計:也叫獨立審計,是由于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及人類道德上的普遍不健全和大腦功能的普遍不完善而產生的。 A也不是查問題為主的, 獨立審計更像是在解一道幾何證明題。已知條件: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會計記錄,要求證明:管理層所提交的會計報表是真實可靠的。 B獨立審計:是一種受托審計,即某一方(一般是企業所有者)受托審計師按照事先約定的步驟和目標對被審計的單位進行審計,而且是有償的。 所有者通過審計師監督管理者的機制里,有個假設前提:審計師是值得信任的。正是居于這份信任,所有者會接受審計師的檢查結果。這個結果一般用一份《審計報告》來表達。 只有在審計師檢查過管理者的工作,認為會計報表是真實可靠的時,審計師才會出具審計報告(即對管理者所編制的會計報表做一個適當的保證),將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背書轉讓給管理者。即:審計師得了所有者付出的審計費,就有責任證實/ 證偽 所有者對于管理者的懷疑。 3)企業內部審計:企業內部設置的,檢查內部各部門經營管理情況的一項職能。企業內部審計,則是在做不同項目可能由不同的目的,有時是“查問題”,有時則是在做證明題。 4)獨立審計 與 政府審計的比較 異: A 取得審計證據難易程度不同。 * 獨立審計:無國家權威支持,取證時受限較多,審計師(要通過一些間接手段)來取得(相對來說較為間接的)證據。 * 政府審計:有國家權威支持,取證容易,只要想到從某個渠道來取得證據,就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來獲得,尤其是從不同單位和公司取得同一事項的證據進行印證的時候。 如:造假中比較典型的“大頭小尾”發票。獨立審計即使知道這時,也無法取得證據,只能“發確認書”這種間接方式來了解情況,且很多時候確認書是有去無回的。而政府審計,及政府的稅務調查,就可以很理直氣壯的向另一方要求調閱另一聯發票。 注:“大頭小尾”發票:指同一發票的各聯的金額寫成不一樣的。這樣,會計入賬的金額和實際業務發生的金額就不一樣,有關利益方可以從中牟利。 “發確認書”:也稱函證,指注冊會計師為了印證影響會計報表認定的賬戶余額 或有關信息,以被審計單位的名義 向 第三方發出的詢證函、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的過程。 B 審計目的不同 * 獨立審計: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做一個整體的判斷。 * 政府審計:更像是檢查內部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 C 審計方法不同 * 獨立審計:在查閱原始單據的深度和廣度上,一般是遠遠少于政府的。 * 政府審計:由于政府審計要檢查內部規章制度的執行,審計署的人就要翻閱大量的原始單據,以確定是否所有的支出都是合規的。 同: 獨立審計和政府審計,有很多方法和手段是相同的。 A在查閱原始單據時,都要考慮金額大的重點查,都要采用一些抽樣技巧。 B在審計時,都要很好的運用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獨立審計中,經常要做一些合理的測試,如根據企業的設備數量和設計生產能力估計企業的年產量和年銷售量。 如:政府部門也會用到這些方法,如已查處的長江堤防隱蔽工程偷工減料問題上。 從港監部門的運輸記錄里,查出每天運送石料的船只名稱和噸位及運送次數,由此推算出施工單位可能購買的石料的量。再將這個推算的結果與施工單位虛報的工程一核對,就發現其中問題了。 同時,他們還查了施工單位將買來的石料投入江中的情況,在查拋石過程中,查了氣象日志,發現傾盆大雨時卻有拋石的記錄,顯然是造假。 2 審計的工作成果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先搞清楚最終要拿出來的成果是什么,及我們要為此承擔怎樣的責任。 1)審計要拿出來的成果就是審計報告。嚴格來說,審計報告就是一頁紙,即審計意見那頁。后面的會計報表及其附注等,都應該是被審計企業的作品。 會計是一門語言,一門描述企業經營狀況的語言。審計師對這門語言掌握得越好,就越能把企業的故事講準確。 2)投資者要了解一個企業,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閱讀經審計的會計報表。作為審計師,就要保證企業用會計語言講給投資者聽的故事是真實準確的。 審計的最終目標是證明準確性,做事方法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但也有一些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的東西,如存貨盤點要不重不漏。 審計師只能用經審計的會計報表來講企業的故事。如果審計師不能全面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就講不準確;如果審計師對會計這門語言掌握得不好,也講不好這個故事。 所以,審計師要有這么個信念:任何一個企業在經營上的大問題都一定能夠用會計語言講出來。 3)審計意見的種類 A 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我們認為,上述會計報表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貴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的財務狀況、某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B 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我們認為,除了某事項可能產生的影響外,上述會計報表符合....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 通俗點說,就是我審計師對別的數字都可以負責,就是不對那事項負責。 C 否定意見審計報告 “我們認為,由于受到前端所述事項的重大影響,上述會計報表不符合....,未能公允的反映....” D 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由于上述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廣泛,我們無法對上述會計報表發表意見。” 一般,如果企業的管理沒問題,且肯配合審計師的審計工作的話,審計師是不會說證據不足的。這個意見相當于說:我不能說這家伙干了壞事,只是因為我沒拿到足夠的證據。 注:如果審計意見不是無保留意見,而是另三種,措辭要改,而且審計意見里還要簡要的說明是什么樣的事項造成這樣的審計意見及涉及的金額是多少。具體怎么措辭可以查閱《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審計報告》 會計師業內的規矩:千萬不要和律師說話;千萬不要給律師留下文字證據;千萬不要銷毀文字證據。 4)審計報告的使用者:股東、銀行、稅務局。 其中,稅務局對于審計報告僅僅是要求而已,也就是核對一些數字,并不看重報告。因為稅務局征稅基礎是稅法,稅法上所講的收入和利潤與一般財務會計的收入和利潤的口徑并不一致。 另外,即使向稅務局提交了審計報告,稅務局在幾年內仍有權自己重新檢查這家公司。所以,獨立審計和稅務局的檢查是兩回事。 3 會計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 1)會計師事務所:一群審計師組合在一起的事務所。(社會大眾往往認為能在審計報告上簽字,是很有權威、很有面子的事。其實不是,很多事務所里,大家都不愿意簽字,至少是對簽字不感興趣,以至于還要給肯在審計報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一筆簽字費。) 盡管審計師作為專業人士,是以個人身份出現的,但審計師想要開展審計業務,卻必須加入 / 組織一家會計事務所,然后以事務所的名義對外承攬審計業務。 |
請發表評論